尚砚尤

写东西的地方,话有点多。
大部分内容都随心所欲到有些混乱的程度,不过起码是真实的记录。

吾心安处是吾乡


一旦你开始着急,就更有必要等一等。

今天去Etobicoke(怡陶碧谷,翻译太优美了😂)的宜家看家居生活用品,寻找我的设计项目灵感。很有意义,短期内暂时打消了我设计点啥的想法🌝纵然厨房用品不是宜家做得最出色的部分,但看它做的纺织品、家具、餐具等等,的确是可以伴随时间流逝给你增加幸福感的物件。人所想要的,常常是和时间的既定规律做对抗:我们摄影、写日记,来对抗逐渐模糊的记忆;我们使用护肤品、化妆品,来挽留年轻的容貌;我们希望自己日复一日使用的产品始终如新地好用,而伴随着时间推移,能够给我们惊喜、进一步发现设计师当初的巧思的产品,往往会显现出更高一层的魅力——犹如深夜困倦时闭着眼也能顺手摸到的夜灯,好的设计和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需求准确地啮合在一起,生活的齿轮平滑顺畅地静静转动。设计做到这种程度,自然应了那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所以,倘若现在让我急急忙忙地找一个能和设计师们共处一室的工作,我到底能做些什么呢?毕竟我连设计真正的涵义都没弄清楚。设计一个产品是很简单的,在如今99%所谓的设计都是再设计(Re-design)的背景下,通过市场调研、使用情景、头脑风暴等等获得新的奇思妙想,这种纯粹基于产品本身的“设计”,恐怕不是那么难办到。世上同样能把饭煮熟的产品千千万万,要带给用户怎样的便捷度、使用感,才算一个好的电饭煲?宜家的床品那么受欢迎,真的只是因为材质不错、价格合适、样式好看吗?如何让消费者发现这家店,如何创造购物过程中的叙事性、带动消费者想象“买了它们自己生活将变得怎样”,乃至说明书、线上线下的购物体验,这些都是设计的一部分。只顾着创造一个可加工生产的物理模型,离真正的设计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我又懂什么呢?诚然为自己的小聪明、小才华沾沾自喜的时候不少,但纵观影像、文坛、科技、饮食、人文,比我有能力有才华的人都大有人在,所以也早早明白了大部分创作顶多也就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点快乐幸福,除此之外难以奢求更多。至于选择工科,最根本的还是权衡个人生产力对社会的价值及个人身心所需后作出的选择——首先能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有一定的门槛,比较擅长也有兴趣,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中拥有一定竞争力的同时获得价值感。正式的第二次实习,杯水车薪的穷人式快乐已经开始褪去,渐渐意识到工资不够高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影响。于是乎又开始思考高中时期对自己的一次提问:社会到底是怎样衡量一个人的生产价值的?为什么精力/天赋分配在不同的领域,会在收入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我们当然可以一概而论,从物质和精神上同时衡量后获得某种平衡;我们当然依旧可以说,其工作成果放到市场中,产生经济效应的时长、发挥影响的方式不同,它们都是重要的,但发力点不同,获得的反馈也就不同。那么现在新的问题来了:对于未来在不同领域有多种可能性的个体,我们该如何摸索方向、进行取舍?一个懂得建筑美学的土木工程师,到底应该把触角往工程学的界外伸多少?除开传统土木工程师的工作范畴,他还能多做些什么?一个同时懂管理和技术的工程师,又要怎样一点点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铺路,在工作内容上做到详略得当?而如我这般,被市场总监告知适合做市场营销,被社会工作者告知具有社科思维,被好友告知胜过心理咨询师,同时还想着如何建立设计(design)和工程(engineering)间的联系并通过媒介表达的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看到自己四年多以前的随感,更清晰地触到了那个从未变过的信念:“梦想的伏线可以很长很长,最年轻的时候充满志向,而后几年走弯路,实际上是蓄势勃发。三十多岁时,当年充满梦想、斗志的大部分人,驶入了初心那条轨道。

一个月以来大脑内的思考经过了很多起伏,甚至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增引出的”宇宙终将堙灭“这一结论,有三周的时间都沉浸在该新认知带给我的虚无感之中。要说点接地气的悲伤,大概跟自己来自何方、将要去往哪里有关。作为一个有些”念旧“又有着极强好奇心的人,放不下对故地的情感联结又忍不住奔向远方,注定会在各地辗转——没有一个地方留得住我,也没有一个地方送得走我。

时至今日,很多困惑与心结已暂时解开:即便是渺沧海之一粟般的存在,来都来了,就作为寰宇中的小小游客玩一玩,尽最大努力获得充实的旅行体验;作为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即使未来在我看来往往“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更相信脚踏实地认真生活的力量感。之前还跟家人朋友小述过我对职业发展的浅见:“如果要修一个结构复杂的大楼,地基就得打得很深很大,事业同样如此——你当然可以选择一个方向钻研,成为专家。小一点的地基,砖块很快往上垒,一会儿就很高了,但那样面就窄了。我又想要面积,又想要高度,时间就会拉长,这是我必须接受的事实。各行各业的规律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我特有耐心。” 看着身边专注于某一方向发展的朋友们,职业道路明显铺展得很快,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的双双加持下,能够迅速得到大公司的青睐并被分配到有趣硬核的项目。我也一度焦虑,迅速去各大网站看了很多job postings,看公司产品、理念(以及薪酬😁),想着自己短期内能做点什么,尽快把自己往某个岗位要求里使劲塞,就像一个许久没锻炼的人突然想冲刺十项全能赛一样,在急剧变化的世界中当个无头苍蝇使劲乱窜。总是忍不住思考如何进行自我定位,也常常在线上线下倾听过来人的分享,翻来覆去折腾好一阵之后,渐渐意识到,我们如此渴望自己变成无所不能的技能树以对抗世界变化带来的汹涌潮流,却忘了重复性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努力在地下伸出的根须。能够忍受所谓的“枯燥”带来的煎熬,坚信全情投入带来的收获,不放弃质疑权威和独立思考,这些朴素又至真的大道理我们却总是忽略,花花绿绿的世界是如此地迷惑人,也难怪焦虑感和因此从众获得的安全感那么让人欲罢不能。没错,我们要质疑,要有危机感,要未雨绸缪;但不要怀疑,不要有恐惧感,不要左顾右盼,要沉下心来勇敢向前寻找答案。

今天下午快离开时看到了餐厅里吃饭的人群,相机定格的那一刻囊括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在静止的画面中我突然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非常迥异的路要走,而我以高度独立的状态在加拿大自由地探索着未来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寻找问题这一过程的意义早已盖过了问题答案本身。大多数人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生活模式,而二十岁的我在这世间是如此自由,生活的充实及精神世界的活跃程度堪称梦幻。明白这一点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安心。

试问,路在何方?路就在你脚下。

故曰:吾心安处是吾乡。


/  
评论

© 尚砚尤 | Powered by LOFTER